2024年6月,天际氢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博天环境子公司)研发生产示范基地在江苏常熟落成;9月底,天际氢能科技的第一批产品进入测试阶段。
经过破产重组后的博天,无债一身轻,把方向瞄准了制氢领域,从环保向新能源、低碳领域转型。
无独有偶,今年,1月10日,维尔利与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以及内蒙古华电蒙东能源有限公司签署《绿色燃料合作备忘录》,四方将联手构建完整的绿色燃料产业链,为实现更清洁的海洋运输贡献力量。
2024年10月,中国天楹与辽源市人民政府签署投资合作框架协议,拟实施“风光储氢氨醇一体化”系列项目,年产绿色甲醇15万吨。
制氢、绿色甲醇、风光处氢……
你们能看到什么信号?
双碳主战场是能源领域
当环保公司、环保企业家还在为业务萎缩而一筹莫展的时候:
有些企业已经从市政污水领域转向工业污水领域。
有的企业已经出海寻求新的增长点。
而有的企业真的已经走在了另外一个国家政策风口:碳中和、碳达峰!
当国家提出双碳目标的时候,对很多外国人来说,这简直就是个笑话!
对于国内相关人员来说,也觉得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目标,是雷声大雨点小的事情。
但是,国家许诺的事情,能不完成吗?会不完成吗?没有十足的把握会这样做吗?
当大家还不以为然的时候,中国非化石能源产电已经达到26%,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超过1000万台。
国家战略布局之大、速度之快,难以想象!
低碳、绿电这些能源领域的提升才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战场,污水厂的低碳,尤其是市政污水厂的低碳,真的只是一个食之无味的噱头!
绿色甲醇是今天风口的猪
2024年1月1日起,航运业正式被纳入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 Emission Trading System,简称ETS),要求所有进出欧盟和欧洲经济区(EEA)港口的5000总吨以上船舶收集并报告其二氧化碳排放数据,并要求航运公司为其碳排放行为买单。
通俗的讲,如果你用的是油,你的船要额外的多交所谓的碳税,或者罚款!
多交钱谁愿意?所以,如果能用上绿色甲醇作为燃料,就能省钱。
虽然绿色甲醇的价格是普通价格的三倍,但是,仍然划算,所以,这就会带来新的暴增的市场需求。
绿色甲醇通过两种方法得到:
一是生物质转化法:包括生物发酵和生物气化。前者是将生物质经预处理、酶解、发酵等步骤转化为乙醇,再通过蒸馏和催化反应得到甲醇;后者是在高温、低氧条件下将生物质转化为合成气,然后通过合成气转化反应得到甲醇。
二是 合成气转化法:利用可再生能源制取的氢气与从生物质或空气中捕获的二氧化碳合成甲醇,主要包括气化、脱硫、脱碳等步骤,再通过催化剂反应得到甲醇。
和我们业务相关的就是处理粪便、餐厨垃圾、农业秸秆等等进行厌氧消化能产生甲烷,利用甲烷做成甲醇。
是成熟的技术!
据能景研究统计,截至2024年8月底,中国绿色低碳甲醇项目已累计超过90项。其中有66个项目披露了甲醇产能,合计产能超过2400万吨,合计产能约是2023年底的2.3倍。有51个项目披露了具体投资,已披露的投资累计超过4300亿元。加上其他未统计,以及后期新批准项目,绿色甲醇的总投资额已经超5000亿。
什么叫万亿规模?这才叫万亿规模!
2030年,中国绿醇需求约1,200万吨,占全球市场近50%;到2040/2050年,中国绿醇需求将进一步增长至约9,000万吨/1.2亿吨。2040年前,超过90%的需求由海运船舶燃料应用驱动,2040年后化工领域高碳醇替代需求逐渐
别忘了,2024年投产和在建工程立项工程统计的总规模已经2400万吨了,够全球用的……
当环保公司还不了解什么是绿醇的时候,他已经过了最热的那个劲头!
环保公司现在转型做绿醇来得及吗
我觉得,来不及!
1、这是能源领域、化工领域的项目,有代差。我们都知道学化工的做环保简直是降维打击,但是学环保的科干不了化工那一套。完全不是一个知识体系!
2、从上面的统计数据看,已经晚了,各大央企已经快速的进行了投资,更快,绿醇的价格是不是也会成白菜价?动不动几十亿的投资,什么时候用在环保领域过?
3、我们环保上产生的沼气,量真的很少!比如一个100万人口的城市,餐厨100吨,污泥300吨,加起来一天产沼气2-3万方,提纯后的甲烷1~1.5万方。而山东随便一个柠檬酸厂每天就能5万方沼气!
4、畜禽粪便、农业秸秆的量看起来很大而且不要钱,但是收运困难,沼液消纳困难,沼渣消纳也困难!
当然了,DANAS干式厌氧反应器沼液少,这确实是真的。
环保业务萎缩了,节能业务增加了,但凡能算过来项的项目,必定会有人前往,虽然我觉得已经晚了,但是,今天,这也可能是转型最早的一天,只有进入到一个行业才能发现机会。
博天是基于他们服务的能源、化工企业的需求做的转型,维尔利是基于他们众多的餐厨厌氧项目而做的转型,都不是盲目转型!
你对绿醇动心了吗?行动吧,今天就是最早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