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第3条)。……我国发展处于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
解读:这是党中央对于未来五年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的总体判断,风险挑战和不确定性将会成为常态,对于企业的经营发展,尤其是创新创业而言,挑战恐怕更为艰巨。我在前期“读书思考感悟系列”文章中大量分享经营管理和领导力相关的经典书籍和学者观点—— “它山之石”,60年前的美国、30年前的日本同样经历过经济转型的“阵痛”——个中企业的成败得失,总有可以借鉴学习的地方。
“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第5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坚持人民至上(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底线思维)。
解读:在人工智能大行其道的今天,我们在思考“替代人”的过程中,始终要更深入一层,毕竟民生就业和人民利益是我党执政之基,智能化不是为了替代人,也不能完全为了降低人工成本,而是更多地会发生在劳动力本已缺失或者危险复杂涉及安全隐患的场景。上文提到了“不确定性”,每一个微观个体,同样也要有底线思维,也要把主动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
“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第6条)。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
——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碳达峰目标如期实现,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初步建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不断提升。
解读:兑现2030年实现碳达峰的国际承诺。新型能源体系的八字特征“清洁”“低碳”“安全”“高效”与前期表述一脉相承,生态系统的三性要求“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进一步提升。
三、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优化提升传统产业(第7条)……促进制造业数智化转型;着力打造新兴支柱产业(第8条)……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优化能源骨干通道布局,加力建设新型能源基础设施(第10条)。
解读:新能源作为战略新兴产业,尤其是光伏组件、储能、电动汽车作为出口“新三样”,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而伴随着新能源的发展,向上游延伸对新材料的牵引带动,尤其是人工智能赋能新材料的研发突破、关键核心材料的自主可控……将成为下一个五年的投资热点。氢能与核聚变作为未来产业,也需要政策和资本双向发力,氢能除了发电,也可作为储能介质,并同时具备化工属性;相比风光新能源,核聚变(及裂变)具有稳定的发电能力,其优势不在于成本,而在于超长时期“稳定”供应的能力。
敲黑板,核心篇章来啦!!!
每一个字都值得认真阅读,内容和顺序都很重要!!!
解读:绿色低碳和循环经济产业也值得长期关注,及与之配套的政策机制值得期待。
加强重点领域国家安全能力建设(第50条)。夯实国家安全基础保障,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重大基础设施安全,加强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和储备,提高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水平,维护战略通道安全,推进国家战略腹地建设和关键产业备份。
解读:能源资源安全的重要性仅次于粮食安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也始终贯穿在全社会各个层级的管理流程之中,互联网“试错迭代”的创新思维,在车规级和工业级等领域推广应用时,更需谨慎和敬畏之心。
发展创业投资(第8条);扩大有效投资(第16条)……加强政府投资全过程管理……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引导带动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提高民间投资比重,增强市场主导的有效投资增长动力;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卡点堵点(第17条)……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完善有利于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统计、财税、考核制度,优化企业总部和分支机构、生产地和消费地利益分享;完善地方税、直接税体系(第20条)……适当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重。增加地方自主财力。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推动各类金融机构专注主业、完善治理、错位发展。


客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