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人大代表李寅在的一份建议中透露,即使在有补贴的情况下,农林生物质电厂收入的60%至70%用于购买燃料,以0.75元/千瓦时的电价计算,其中约0.5元/千瓦时用于燃料采购。
而在补贴不到位的情况下,农林生物质电厂将处于每发一度电倒贴0.2至0.25元的艰难境地。

残酷现实
电价腰斩下的生存困境已成为生物质发电行业面临的直接挑战。
近年来,全国各地陆续出台新政,明确2022年1月1日后核准的生物质发电项目执行当地燃煤发电基准价。2025年内蒙古更是发布通知规定,新核准生物质发电项目上网电价分别按蒙西电网、蒙东电网燃煤发电上网基准价执行,蒙西电网、蒙东电网现行标准分别为每千瓦时0.2829元、0.3035元。
这一价格与原有0.75元/千瓦时的补贴电价相比,直接腰斩。
生物质发电企业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电价补贴,立刻陷入“发电即亏损”的困境。

生物质发电为何这么贵?
生物质发电的高成本并非偶然,而是由其独特的燃料属性与运营模式决定。
燃料成本占据绝对主导。生物质发电的主要原料是农林废弃物,其收购、储存、运输环节构成了主要成本。这些燃料来源分散,收集半径大,物流成本高,导致燃料成本居高不下。
技术降本空间有限。与光伏和风电技术快速迭代、成本大幅下降不同,生物质发电的核心燃烧或气化技术已相对成熟。其设备投入和运营维护成本下降速度缓慢,难以弥补补贴退出带来的收入缺口。
初始投资高昂。生物质发电项目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在设备购置、土建工程和安装调试上。这些固定成本在项目总投资中占比较高,使得生物质发电在初始阶段就背负了沉重的财务负担。
在补贴逐步退出的背景下,生物质发电企业必须探索新的生存模式。
热电联产成为最核心的转型方向。
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是政策鼓励的方向。
燃料成本控制至关重要。
业内专家指出,未来生物质发电必须从“发电为主”转向“热电并举”,使热力收入占比提升至50%以上,同时争取通过绿电交易和碳市场交易获取环境权益收益。
唯有这样,才能在补贴退潮后找到生存之路。
生物质燃料采购三点注意关系:
热值与价格的正比关系:一般来说,热值越高,价格也越贵。
原料与工艺决定品质:即使是同类燃料,其原料和加工工艺也直接影响品质和价格。
地区与采购量的影响:不同地区的燃料价格可能存在差异,同时,采购规模也会影响单价


客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