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批方法学中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 农业废弃物集中处理工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方法学》)及《编制说明》,同样是整批中普通人相对最能够到的项目,但在叠加门槛、收益、风险等因素后,有必要把手上的项目再评估下。
处理物范围:利用厌氧消化反应器等设施对农业废弃物进行集中处理的项目,废弃物应是猪、鸡、牛等畜禽粪污、作物秸秆、尾菜等一种或多种混合物,因此有混合处理,工业、生活等废弃物的项目就可以排除了。 技术路线规定:用厌氧消化反应器处理农业废弃物,由此产生的沼气、沼渣、沼液必须回收利用。沼气三选一:①脱硫后发电,并网直供都行 ②沼气直供 ③生产生物天然气,并网或直供都行;沼渣沼液贮存或处理后应进行农田利用。如果项目暂无这种技术工艺,尽快考虑改造新建的可行性。

数据监测要求:因为减排量是算出来的,因此对基础数据和参数的监测要求很高;一方面对于哪些数据(图2)及如何监测(图3)有详细规定。





图5 【方法学截图】数据联网的要求
根据《编制说明》提出的结论,当前已建项目可产生的年减排量约为 450 万吨二氧化碳,至 2030 年年减排量可增加至约 600 万吨二氧化碳,按100元/吨碳价计,将会是每年4500-6000万的市场;算上同领域(第四批)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 规模化猪场粪污沼气回收利用工程(征求意见稿)》,将会是每年0.6-1.2亿的市场 。 农业废弃物项目,多半在体制内,很多大型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秸秆或蔬菜废弃物集中处理工程,已由农业农村厅、生态环境厅牵头纳入项目库或备案。往深里走,可以直接对接项目的运营主体,通常是地方国资平台,它们手里掌握着一批待利用或待盘活的资源。另一条路子,则是接触设备与EPC企业,他们往往最早知道谁在建、谁停在半路,是获取“热资源”的捷径。 在项目预评估过程中,可以按盈亏平衡点来打分,也可以按减排强度来算收益,下表是根据方法学简单建模计算(假设沼气全部用来发电)的结果,仅供参考。

项目减排量=基线情景排放量 - 项目情景排放量。
目前征求意见稿中的基线情景过“保守”,可能压低减排量,等正式稿落地后,项目的收益可能会有较大变化。因为这类项目的减排量主要来自避免甲烷排放(约60%),如果基线情景中农废的甲烷排放打骨折,那减排量也几乎跟着打骨折,往下看为什么打骨折。

简化一下公式,基线情景中农废的甲烷排放 = 农废量 X 甲烷转化因子;对照附录B甲烷转化因子表(图7)可以发现,比起开放式厌氧塘,这三种处理方式分别小了约60%,95%,100%,因此说基线情景中农废的甲烷排放打了骨折。
如果正式稿对基线情景识别有修改,也许就改几个字,就能决定手上的项目还是否值得开发。


客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