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液化天然气(LNG)市场正站在拐点。国际能源署预测,自2026年起,市场将开启持续多年的供应过剩周期,或将推动价格回落至俄乌冲突引发能源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
经历连续四年供应紧张后,2026年LNG产量将迎来自2019年以来最大增幅。美国成为核心增长引擎——Venture Global位于路易斯安那州普拉克明的新工厂投产速度超预期,出口量激增。更多大型项目蓄势待发,产能释放节奏加快。
然而,需求端却未能同步扩张。中国作为全球最大LNG进口国,进口量不升反降。国内天然气产量稳步提升,叠加与俄罗斯达成“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协议,未来俄气进口将大幅挤压LNG采购空间。高盛指出,该管道输送能力相当于当前全球供应量的约10%,对市场格局构成结构性冲击。
尽管过去多次预测过剩未果,但此次不同:大量在建产能已进入投产倒计时。彭博新能源财经数据显示,在建年液化产能超1.74亿吨,预计到2030年全球LNG年供应量将达5.94亿吨,较2023年增长42%。
关键项目陆续落地。德克萨斯州Golden Pass项目(埃克森美孚与卡塔尔能源合资)原定延迟约12个月,现预计2025年底或2026年初交付首船。切尼尔能源科珀斯克里斯蒂三期扩建将于2025年底前新增1000万吨/年产能。2026年下半年,卡塔尔北田东扩项目也将启动出口,标志该国最大规模扩产开启。
需求预期正在修正。壳牌曾预测2040年全球LNG需求将增长60%,但现实走势偏弱。中国电厂“煤改气”进程放缓,欧洲在完成储气目标后进口意愿下降,削弱了长期增长逻辑。
价格下行压力逐步显现。法国巴黎银行能源战略主管阿尔多·斯潘杰预计,2026年一季度后市场将开始松动,下半年至2027年正式进入过剩阶段。摩根士丹利预测,2026年四季度欧亚气价将跌破10美元/百万英热单位,较去年冬季均价14美元显著回落,2027年或下探至8美元。
短期仍有波动风险。摩根士丹利提醒,未来六个月供应缓冲仍薄弱,欧洲库存低于常年,冬季冷冬可能引发价格反弹。欧亚仍需争夺现货货源,市场尚未完全摆脱紧张惯性。
地缘变量仍存。彭博新能源财经假设俄罗斯北极LNG 2项目因制裁持续停滞,但其近期已成功向中国交付首船。若该项目恢复运营,俄LNG产量或高出预期50%;反之若制裁加码,出货量可能减少39%。埃及、印度尼西亚等传统出口国也面临产量下滑困境。
长期看,2027至2030年供应将持续超过需求。低价或刺激亚洲电厂从石油转向天然气,并激活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需求。但ICIS指出,新供应增量远超需求响应速度,过剩格局难以逆转。欧洲凭借完善基础设施,将成为吸收过剩资源的主要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