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 | 联系我们 欢迎来到山西德远净能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德高行远,净节为能 做气体净化分离领域的专家
全国咨询热线:0351-6263057
您的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行业资讯

联系我们contact us

山西德远净能环境科技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公元时代城B座25层
联系人:吴先生
电话:0351-6263057
传真:0351-6263057
手机:18636642806

行业资讯

碳足迹体系建设加速,生物天然气绿色价值有望加速释放

时间:2025-09-08 11:27:01 来源:本站 点击:6次


近年来,随着“双碳”目标的深入推进,碳足迹管理已成为全球产业竞争和绿色贸易规则重构的关键议题。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对大宗基础原材料及制品供应链提出逐步实施的碳约束要求,美国、法国等国也在陆续出台政策,将产品碳足迹与市场准入、补贴政策及消费激励紧密关联。


面对国际碳壁垒挑战,我国高度重视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将其作为推动产业链绿色转型、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政策工具。

image.png


我国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建设步伐稳健,其政策路径清晰可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制定重点行业和产品温室气体排放标准以及完善低碳产品标准标识制度相关要求,到《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推广绿色低碳产品以及探索建立重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标准相关任务,再到各项细化举措的持续加强,共同推动着我国碳足迹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2024年5月,生态环境部联合 14部门印发《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明确抓规则标准和因子数据“两大基石”,鼓励地方试点和政策创新、重点行业企业先行先试,指导建立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分级管理、信息披露“三项制度”编绘了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的“任务书”和“施工图”


2024年8月,《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和指南》(GB/T 24067-2024)国家标准发布,规定了产品碳足迹的研究范围、原则和量化方法等,填补了我国产品碳足迹核算通用标准的空白


2024年12月,《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编制工作指引》明确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编制工作要求,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体系,积极推动团标、行标和国标互相衔接、同向发力;在工作重点上,《指引》还部署了编制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的任务。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进展报告(2025)》显示:截至2024年底,6项产品碳足迹核算国家标准发布,67项碳足迹核算国家标准立项研制,100余项细分领域产品碳足迹核算团体标准发布。

image.png

2025年1月,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第一版正式上线,作为该因子库建设关键模块的“产品碳足迹因子模块”已完成初版设计,为后续进一步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5年3月,国家认监委发布《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通用实施规则(试行)》,明确了认证的适用范围、认证模式、认证流程、标识样式及管理要求等关键内容,对于规范开展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另外,在信息披露方面,2025年2月,生态环境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企业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的意见》,提出“制定产品碳足迹核算和信息披露相关标准,引导和支持企业披露产品层面碳排放信息”。


随着碳足迹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绿色认证的内涵与价值正在发生深刻转变。 绿色认证已从"合规成本"全面升级为"价值资产",成为企业低碳转型的核心支点和构建绿色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其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国际市场准入满足欧盟CBAM、电池法规及美国等市场的绿色贸易规则要求,突破绿色贸易壁垒,打通产品出口通道。


参与碳市场交易:认证后的减排量可作为绿色资产在碳市场交易流通,直接提升企业碳资产收益与市场竞争力。


拓宽绿色融资渠道:企业将绿色认证与绿色信贷、碳资产质押、绿色债券等金融工具高效衔接,显著降低融资成本,提升融资能力。


品牌声誉提升:符合ESG评价体系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可增强企业在供应链体系与消费市场中的认可度和影响力,构建绿色品牌竞争力。

image.png

在清洁能源体系中,生物天然气是以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餐厨垃圾等城乡有机废弃物为原料,兼具减排效益和循环利用价值。其生命周期碳减排优势突出,被视为未来能源转型的重要补充。


然而,缺乏统一的绿色认证体系,使其在市场竞争中未能充分释放价值。赋予生物天然气“绿色身份证”,既能证明其清洁属性,也能推动其在能源和碳市场中实现“双重价值”。


在这一背景下,绿气新能源(北京)有限公司创新提出"互联互通 气证合一"交易模式,为生物天然气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系统化解决方案。该模式以监测服务、核证服务和互联互通交易服务为支撑,构建了从生产到交易的完整产业生态:通过精准监测和权威核证,确保生物天然气绿色属性的真实性与可靠性;通过互联互通交易机制实现物理气量与绿色价值的同步流转。


这一创新模式既帮助生产端企业充分释放绿色价值,也为消费端企业提供了合规、透明的减排解决方案,真正实现了生物天然气环境价值的高效转化和市场认可。


随着全国碳市场的扩容和碳足迹体系的完善,绿色认证将成为能源转型的重要制度工具。对于生物天然气产业而言,绿色认证不仅是顺应政策的要求,更是提升市场地位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随着国内认证体系与国际规则逐步衔接,生物天然气有望真正实现能源属性及生态价值的双重兑现。





本文部分文字及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及公开渠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交流学习使用。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标明出处。



END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8636642806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公司电话

0351-6263057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