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技能大师,沧州分公司炼油二部汽(煤、柴)油加氢装置操作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建议发展生物质能源,加强宏观指导和示范引领,加快生物天然气的开发利用,丰富国家能源体系,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王卿认为,生物质能源在整个能源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之后的第四大能源。提高生物质能源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占比,降低对石油的依赖,对实现“双碳”目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循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国家十分重视农村地区秸秆、动物粪便污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数据,2024年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为88%,离田率为20.7%。畜禽粪污量为30.5亿吨,其中直接排泄的粪便约18亿吨,为此,国家提出发展生物天然气产业,规模化处理有机废弃物,保护城乡环境,以工业化、规模化、专业化方式处理城乡有机废弃物,构建企业化、商业化可持续发展机制。中国石化以“打造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为远景,在生物质能源开发及利用方面,创新开发了多项技术,其中“沼气制绿色甲醇成套技术”已成熟可靠,可实现工业化应用。因此,加快推进生物天然气开发利用时机逐步成熟。 然而,王卿在前期调研时发现,我国现阶段发展生物天然气还面临一些问题,例如秸秆、粪污收集、储运困难,收集、储运体系有待完善;生物天然气产业链不完整,有待延链、补链、强链;生物天然气全产业链技术研究有待加强,需降低加工成本,发挥规模效应,提高市场竞争力。 为此,王卿建议,首先,要加强宏观指导和示范引领,完善整县推进回收体系。按照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等九部门印发的《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加大力度推进秸秆收集整县推进,畜禽粪污整县推进,一方面改善农村地区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为生物天然气装置储备足够的原料。按照国家发改委等十部委印发《关于促进生物天然气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建立覆盖城乡的原料收集保障体系,完善田间收集、打包、运输等环节,建立农作物商业化收储运体系;建立安全高效的畜禽粪污收集体系,第三方专业化处理模式。 其次,给予生物质燃料项目政策支持与引导,实现产业链的延链、补链、强链。结合农村土地流转、循环农业发展,在土地政策、资金支持等方面,给予生物天然气企业政策支持与引导。在生物天然气下游配套化工装置,实现生物天然气的延链、补链、强链,支持利用中国石化自主知识产权的沼气制绿色甲醇成套技术,使用沼气生产绿色甲醇;沼气提纯后生产绿色航煤,绿色氢气。 最后,加强科技支撑,创新工艺技术,降低加工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强“政产学研”多方创新合作,重点开展高效生物发酵制沼气的工艺技术和装备的开发。针对华北区域农作物废弃物秸秆、畜禽粪污资源丰富,同时地势平坦,少丘陵地形的特点,可利用大型机具实现秸秆离田、粪污收集,并建议支持在此区域内的中小型炼厂以生物天然气项目为基础设施,实现转型发展。
绿气新能源将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战略部署,紧密围绕中国石化“打造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的愿景,致力于推动生物天然气全产业链的发展,推动行业向市场化、商业化、国际化迈进。作为国内生物天然气市场化发展的先行者,公司围绕监测、核证、交易三大核心业务,助力产业发展。
监测服务:服务企业融入全国监测服务平台,通过对生物天然气的原料运输、生产、能源消耗、气质、流量等全生命周期的监测服务,确保生产过程中的环保标准符合绿色认证的要求,为核证和交易提供科学依据。
核证服务:代理企业生物天然气绿色属性的申请认证服务,通过生命周期分析(LCA)方法,协助企业完成核证流程,提高核证效率,发掘绿色权益。
互联互通交易服务:绿气新能源与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SHPGX)合作,通过“气证合一”模式,创新性地推动生物天然气线上交易,将绿色燃气标识与贸易有机结合,实现生物天然气与常规能源的互联互通,纳入全国一张网体系,提升了全国范围内的资源调配能力和能源供应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绿气新能源的核心业务不仅帮助企业解决了生物天然气的并网和交易难题,也为中国生物天然气行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当前,生物天然气作为绿色低碳可再生能源,正迎来快速发展机遇。绿气新能源将继续携手行业伙伴,共同推动生物天然气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助力我国能源体系向低碳化、智能化、市场化方向转型,为“双碳”目标的实现、国家能源安全的保障及全球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信息:资料来自中国网、光明网等网络公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