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 | 联系我们 欢迎来到山西德远净能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德高行远,净节为能 做气体净化分离领域的专家
全国咨询热线:0351-6263057
您的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行业资讯

联系我们contact us

山西德远净能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公元时代城B座25层
联系人:吴先生
电话:0351-6263057
传真:0351-6263057
手机:18636642806

行业资讯

专家观点 │ “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与展望(2025年中国环境战略与政策学术年会分会场一发言摘登)

时间:2025-11-07 11:19:00 来源:本站 点击:2次

11月1日,由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政研中心”)主办的2025年中国环境战略与政策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分会场一围绕“‘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与展望”深入开展研讨交流。政研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胡军主持会议。来自政府部门、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和代表共计12人作了主题和交流发言。


“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与展望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  万军


“十五五”时期是美丽中国建设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作为主要目标之一,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建设美丽中国的重点任务,为“十五五”时期美丽中国建设指明了方向。展望“十五五”期间,一是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全面纵深发展;二是以碳达峰碳中和为引领,以减污降碳协同创新为抓手,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三是坚持系统观念,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系统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四是强化底线思维,守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五是以科技创新和数智化转型为重点,更加注重激励政策,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六是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我国绿色发展优势,加强国际环境合作,携手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一个主题 两条主线

——“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展望

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 夏光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一是生态环境质量达到较好水平。二是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有所减轻。三是对生态环境的社会期待和政治要求持续上升。“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应该以“高水平保护”为主题,主要有三个标志:一是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并保持稳定。二是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和融合程度显著增强。三是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落实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有两条主线:第一,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治理线,包括全国各地的常态化生态环境治理,开展大规模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第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线,包括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和调整产业和能源结构,从企业和园区层面推进技术革新和转型升级。



开拓进取 全面发力 

高标准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

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 余正琨


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优势、最大财富、最大品牌。“十五五”时期,美丽江西建设进入承上启下、拓面提质、积厚成势的关键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充满挑战但大有可为。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以精准科学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以全面推进美丽江西建设为工作主线,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推进蓝天、碧水、净土提升攻坚战和生态系统优化,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推动美丽江西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努力呈现“秋水长天”“沃土安宁”“生态良好”“绿色发展”的美好图景,高标准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



“十五五”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形势与展望

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主任 李文强


“十四五”以来,我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历史性地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防控能力显著增强,“无废城市”建设深入推进,固废污染防治监管体系持续完善。同时,我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存在诸多问题,历史存量固废风险隐患突出,新增固废产消不平衡,监管体系不健全。“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五年,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面临难得机遇和多重复杂挑战。中共中央关于“十五五”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实施固体废物综合治理行动。要大力推动固体废物源头减量,推进重点领域固体废物问题专项治理,谋划实施固废领域重大工程,推动“无废城市”建设走深走实,完善固体废物环境管理体系。




扎实推进美丽中国建设龙江实践

为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贡献力量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一级巡视员 林奇昌


“十四五”期间,黑龙江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扎实推进美丽中国建设龙江实践,着力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经过不懈努力,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持续改善。但在环保统一管理机制建立、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城乡环保设施配套建设、环保基础能力建设、环保队伍建设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弱项。“十五五”时期,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引领,进一步深化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切实将美丽的绿水青山和龙江的冰天雪地,打造成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引擎。



“十五五”美丽乡村建设形势与展望

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副主任 王谦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让美丽乡村成为现代化强国的标志、美丽中国的底色。作为现代化强国最难啃的硬骨头、美丽中国的三大样板工程之一,整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是“十五五”农村生态环境工作的重要抓手,要着力推动农村从“单村美”向“区域美”的深化拓展,努力打造村庄干净整洁、农业绿色低碳、生态环境优美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九部门同心合力、齐抓共管。不仅要深入推进污染治理,持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美丽乡村“颜值”,还要探索整县推进农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推动农业绿色低碳转型,筑牢美丽乡村“内秀”基底,又要鼓励先行先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彰显美丽乡村“气质”。


“十五五”粤港澳大湾区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的几点思考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 黄国锋


粤港澳大湾区承载着习近平总书记寄望的“一点两地”重要使命,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实施以来,三地不断深化生态环境领域交流合作,美丽湾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十五五”时期,锚定美丽中国先行区“到2027年取得显著成效、2030年基本建成”的目标,立足湾区优势、对标国际一流,提出绿色低碳、蓝色清洁、绿美生态、美美与共、健康安全、融合创新、开放共享“七个湾区”建设任务,谋划一批创新性、标志性工程,力争在提升生态环境品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深化开放合作上先行突破,探索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湾区路径,支撑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美丽中国”视域下的环境规划:属性、任务与范畴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 包存宽


通过解读《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在“美丽中国”视域下,从时间性、空间性和关联性三个维度分析了环境规划的本质属性,从哲学任务、转译任务和适应任务三个方面探讨了环境规划的主要任务,从“污染防治规划”“生态保护规划”和“绿色低碳发展规划”三个层次界定了环境规划的概念范畴,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深入推进节能降碳,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国家节能中心综合业务处处长 时希杰


碳排放主要来源于化石能源燃烧,节能可以减少化石能源消费,是最直接、最有效、最经济的降碳手段。节能还可以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推动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催生新业态新模式,从源头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产生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效应。“十四五”以来,我国节能降碳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和成效,能耗强度持续下降,能源结构加速转型,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下一步,将锚定2030年前碳排放总量达峰和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一方面压茬推进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做好能耗和碳排放的“减法”,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做好培育壮大绿色生产力的“加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同时,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十五五”时期建设美丽城市的宏观形势和重点工作建议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 董珂


以落实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和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主线,系统梳理了三方面内容:一是宏观形势与阶段特征。在城镇化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背景下,未来的城市发展方式将实现根本转型,要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消耗”脱钩、“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二是总体目标与基本原则。要把握建设“六个城市”的内涵,统筹环境持续、民生改善、经济增长,实现生态低冲击、资源低消耗、环境低影响、安全低风险,建设绿色低碳城市。三是重点任务与关键举措。坚持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初心,严守城市安全韧性底线,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共筑中华文明诗意栖居。




加强生物多样性与生态保护指导协调监督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研究所副所长 肖能文


“十四五”期间,生物多样性与生态保护取得巨大成就,全国生态系统格局整体稳定,质量持续改善,功能稳中有升。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成效显著,物种多样性保护取得积极进展。重大战略区域生态环境状况总体趋稳向好,生态恶化趋势基本得到遏制。但生态保护形势也发生较大变化。生态质量不高、生态功能不强、生态屏障不稳的问题还没有根本改变,生态系统本底脆弱,生态空间的挤占,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利用,治理体系和能力存在短板等问题依然存在。在“十五五”期间,生物多样性与生态保护重点工作包括:健全生态保护监管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体系;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构建完善全国生态监测体系,提升生态问题发现能力;全面提升生态评估业务化水平,系统科学研判生态保护修复成效;全链条加强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监管;组织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强化生态保护监督执法;提档升级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加强国际合作交流



“十五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战略形势与任务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正高级工程师 兰冬东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五年,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窗口期。在总人口见顶回落的背景下,未来我国沿海地区的人口和经济比重将持续提升,海洋仍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经济与能源转型将不断深化,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面临重大机遇与挑战。“十五五”时期,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应在海洋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基础上,继续坚持以海湾为基本单元,以美丽海湾建设为主线,以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为牵引,以巩固转变拓展提升为方向,推动海洋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进一步实现水清有突破、岸绿有保障、鱼鸥乐家园、人海更和谐,逐步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为建设美丽中国和海洋强国作出新的积极贡献。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8636642806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公司电话

0351-6263057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