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顶层设计:目标升级与路径细化

二、重点领域:从单一赛道到系统集成
1. 工业领域:从“局部替代”到“全链脱碳”
- 十四五:推动工业绿电使用,试点可再生能源制氢。 
- 十五五: 
硬指标:电解铝绿电使用比例≥30%,合成氨/甲醇等领域全面推广绿氢;
新模式:风光氢氨醇一体化基地(如内蒙古风光制氢合成氨项目),推动工业产能向绿电富集区转移。
2. 交通领域:从“电动化”到“多元化补能”
- 十四五:新能源汽车渗透率20%,充电基础设施初步覆盖。 
- 十五五: 
市场化目标: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60%,燃料电池车达10万辆;
基建升级: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全覆盖,推动氢能船舶、航空试点。
3. 建筑领域:从“绿色建筑”到“近零碳场景”
- 十四五:推广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 
- 十五五: 
强制安装:城镇新建建筑光伏安装率≥50%;
系统集成:光储直柔建筑规模化应用,结合地源/空气源热泵实现零碳供暖。
三、技术突破:从“跟跑”到“领跑”

四、政策与市场:从“单一激励”到“系统协同”

五、企业战略建议:把握三大主线
1. 技术突围
投资漂浮式海上风电、液流电池等前沿技术,抢占专利高地;
布局氢能冶金、生物合成等跨界场景(如宝丰能源光伏制氢项目)。
2. 场景深耕
工业客户:开发“绿电+绿氢”打包解决方案;
建筑领域:推广“光伏屋顶+储能+智能微电网”一体化产品。
3. 全球化布局
应对欧盟CBAM:获取国际绿证认证(如I-REC),建立海外绿电采购渠道;
新兴市场:参与东南亚、中东光伏电站EPC总包,输出“中国方案”。
预见微观察:从“规模扩张”到“价值重构”
十五五规划标志着新能源从“补充能源”转向“主体能源”,企业需跳出单一设备供应商角色,向“系统集成商+解决方案提供商”升级。建议重点关注技术迭代带来的降本空间、跨行业融合创造的增量市场,以及全球化竞争中的政策合规风险,方能在绿色浪潮中锚定长期价值。

 
		
 客服1
 客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