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理念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能源是绿色转型的主战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助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提供坚强供电保障,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服务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
“十四五”时期,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快速提升,构建起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支撑了我国能源安全供应和绿色低碳转型。
能源转型成绩单上的两个“三分之一”,成为中国能源转型的生动注脚。而如何让无限的风光资源禀赋转化为灯火万家的高质量用能,成为电网必须回答的时代命题。
今年7月、8月,我国全社会月度用电量连续两月突破万亿千瓦时。在负荷屡创新高之时,从西部北部丰富的清洁能源基地到东中部人口密集的消费中心,一条条横跨南北东西的“电力高速公路”源源不断输送着绿色能量。
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公司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不断推进特高压和主网架规划建设,推动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夯实能源保供和新能源消纳的网架基础。
白鹤滩—江苏、白鹤滩—浙江等特高压工程投运,西南地区的充沛水电源源不断送至华东、华中负荷中心;哈密—重庆、陇东—山东特高压工程推动西北煤电、风电、光伏发电集约化开发和“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电力大规模外送……特高压输电工程加快布局建设,推动能源资源在更大范围实现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
“十四五”至“十五五”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关键期,公司全力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和灵活性,更好地消纳新能源电量,保障大电网安全稳定。
虚拟电厂、车网互动等新技术也在逐步成熟,进一步增强了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促进新能源电量消纳。
从并网调试到跨区域调配,电网服务正全方位适配新能源发展需求,驱动绿色发展的澎湃引擎。清洁电能点亮万家灯火,也映照能源转型、建设美丽中国的坚实道路。
青海玉树,三江之源,这个海拔4000米的高原小城正在推行能源消费新模式。“煤改电”配套电网改造升级工程解决了三江源头2.1万户居民的取暖用电问题,玉树当地多所学校的煤锅炉换成了电锅炉,宾馆、牧家乐等旅游接待场所也基本完成了“煤改电”,当地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向绿色转变。
能源转型的成就之一,在于构建起更清洁的用能体系,这也充分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十四五”是绿色低碳转型最快的五年。从全国能源消费来看,非化石能源占比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预计将超额完成“十四五”确定的20%目标,煤炭占比每年减少1个百分点,这“一增一减”大幅提升了经济发展的“含绿量”。
绿色低碳技术正加速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在河北省中首特钢集团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新增的电窑炉与高温热处理炉让企业生产线更清洁高效。传统的高炉依赖焦炭燃烧产生高温,炼钢流程更长。改造后的电炉对温度的控制比高炉更精准,更在能效与减排上实现跨越:整体能耗下降约50%,碳排放削减超过90%。
在三峡大坝上游,由重庆驶来的“长江叁号”游轮在茅坪港停港。该游轮每航次在茅坪的靠泊时间大约48小时,使用岸电2万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柴油4吨左右。船靠港、用岸电,降噪声、减排放……近年来,岸电在长江经济带、京杭大运河及东部沿海等区域推广。公司推进“两纵一横”岸电工程建设,建成港口岸电、全电港口、全电船舶等项目,助力港口码头降碳减污。
如今,街道上行驶的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不断织密的充电网络,让车主找桩充电变得更轻松。公司在城市和乡村加大充电桩布局建设力度,建成并运营全球覆盖范围最广的智慧车联网平台,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引导全社会节能增效的同时,公司持续加强自身节能降碳管理,研究制订公司碳管理办法,开展公司层面碳排放盘查,不断提升碳管理能力,提升自身生产经营能效水平。
绿色低碳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的力量。
2022年,北京冬奥会在奥运史上首次实现所有场馆100%使用绿色电力。这背后,有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基地和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的科技实力支撑,也有绿电交易的机制保障。创造了12项世界第一的张北柔直工程,成功实现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友好接入、多种形态能源互补和灵活消纳。冬奥绿电交易则以区块链技术为支撑,实现冬奥场馆绿电全流程溯源,让每一千瓦时绿电都可查证。
从供给到消纳,从新技术到新应用,公司坚持自主创新,加快新型电力系统科技攻关,持续探索完善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体制机制,全力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成就背后,是一道道世界级难题的破解:“十四五”时期,公司成功攻克大电网全电磁暂态仿真、全域协同安全防御等系列关键技术,建成“超大规模新能源大电网运行控制系统”,在全球率先解决了超大规模新能源并网消纳难题,支撑国家电网成为全球新能源消纳规模最大的电网,实现了技术领跑。
充分应用数字技术,创新拓展技术应用场景,公司在服务政府决策、提高社会用能效率、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绿色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牵头承建全国碳排放监测分析服务平台,实现全国及分地区、分行业月度碳排放计算、监测、分析;围绕零碳园区建设、碳排放权交易等场景积极拓展绿电绿证、碳盘查等咨询服务……公司坚持以技术和服务创新促进绿色用能水平提升。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持续推进,电力市场化交易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公司落实国家政策,深化新能源入市路径研究,推动省级市场新能源全面入市,多措并举扩大绿电绿证交易规模,省内省间绿电实现常态化开市,创新推出多年期绿电交易协议,全面做好绿证核发、划转、交易全流程运营管理。
如今,市场化交易让绿电“流动”更灵活。新疆的阳光“照进”北京的夜,“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的绿电通过跨区跨省绿电交易送到京津冀、长三角……绿电消费持续增长,新能源参与市场程度逐步提高,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起到了促进作用。
上半年,公司经营区累计成交绿电交易电量1694亿千瓦时,超出去年全年规模的近25%;累计交易绿证6451万个,同比增长14%。
绿色发展的征程,是面向未来的“星辰大海”。当绿色成为发展的普遍形态,生态“高颜值”与经济“高质量”更相得益彰,民生“高品质”也将拥有坚实基础。“十四五”规划收官之际,从架起绿电输送“高速路”到以电能替代推动低碳生产生活,从锻造科技硬实力到优化机制软支撑,公司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脚步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不断书写着全新的绿色答卷。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5年10月21日1版、3版 记者丨马佳 责编|吴欣怡 执行审核|郑欣月
阅读 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