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港项目
上海市日产生活垃圾约2.4万吨,老港固废基地是上海生活垃圾末端处置的主要厂区,基地内建有亚洲最大的垃圾填埋场及9,000吨/天的焚烧设施,肩负着上海市70%生活垃圾的处置重任。为了更合理的处置垃圾分类后单独收集的厨余垃圾,上海市于2018年启动了垃圾分类后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在上海老港固废基地建设日处理1,000吨的示范工程,其中餐饮垃圾处理量400吨/天,厨余垃圾处理量600吨/天。该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服务于黄浦区、徐汇区、长宁区、杨浦区、虹口区、静安区等中心城区。
重庆洛碛项目
重庆市环卫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洛碛餐厨垃圾处理厂位于重庆市渝北区洛碛镇桂湾村,是重庆市渝北区洛碛国家资源循环利用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基地占地5,000亩,总投资78.5亿元,规划建设包括餐厨垃圾、市政污泥以及果蔬垃圾等处理系统。其中,餐厨垃圾处理能力为2,100吨/天,市政污泥处理能力为800吨/天,果蔬垃圾处理能力为1,000吨/天。处理厂负责接收渝北区、江北区、两江新区等主城9区的餐厨垃圾和生活垃圾,每年能够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133万吨,其中,对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利用采用干式、湿式及干湿串联三种工艺技术进行处理。合能环境为该项目预处理后的餐厨垃圾提供干式厌氧设备和工艺,垃圾处理设计规模为200吨/天。
本项目技术亮点为采用两个容积为2,250m³的联排混凝土结构罐体。混凝土罐体可以方便多个罐体并排建设,减少土地使用,优化占地投资。相邻罐体之间共用墙体,省去两面长保温墙,减少了工程总量,大大降低了投资成本,同时联排罐体共用一个底部基础,更加优化受力结构。
作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明确的全国46个垃圾分类重点城市之一,重庆市生活垃圾分类效果明显。目前,中心城区已有106个街镇和全市2869个市级示范村正在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工作。全市已有近万个小区开展垃圾分类,覆盖540余万居民,其中中心城区居民覆盖率达到93%。合能环境将携TTV干式厌氧技术服务于国内厨余垃圾资源化项目,共同推进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发展。
甘肃兰州项目
新苏环保集团投资2.95亿元的果蔬废弃物资源化利用BOT项目位于甘肃兰州定远镇蒋家营村,建设规模为日处理果蔬废弃物2,000吨,日产沼气约3万方,全年满负荷运行165天。该项目采用国内外先进的“预处理+厌氧发酵+固液分离+沼气热电联产+污水处理”工艺,其中,厌氧段采用TNV半干式厌氧发酵技术和一个8,000方的半干式厌氧发酵罐,日处理250-300吨脱水尾菜渣。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形成营业收入约4,000万元,净利润约1,000万元,带动当地新增就业约100余人。
江苏盱眙项目
盱眙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基地由国家环保部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中心进行专业设计,融合三维智能生物质工厂设计理念,基地预计分三期开发,建设土地总需求约120亩,项目总投资3亿元,建成投产后可日处理猪粪1500吨、秸秆2000吨,年产电能1.6亿度,年产固体有机肥60万吨,年产液体有机肥33万吨。合能环境为本项目提供核心设备-TNV半干式厌氧发酵罐专用搅拌器,采用高浓度厌氧发酵技术,罐内浓度可达12%以上,经过40天左右的发酵期,最终产物为沼渣、沼液、沼气,沼气用于热电联产,沼渣与沼液作为肥料还田。
成都安岳项目
安岳县餐厨(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置项目由天津高能时代大气污染治理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采用国际先进的TNV半干式厌氧发酵技术,对餐厨垃圾和废腐柠檬浆液进行高效资源化处理。项目设计日处理规模为150吨,通过高浓度厌氧发酵工艺,实现有机废弃物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项目核心工艺采用“预处理+厌氧发酵+沼气净化+资源化利用”路线。厌氧段配备专用TNV半干式厌氧发酵系统,干物质浓度(TS)控制在20%左右,经过充分发酵后产生沼气、沼渣和沼液。沼气经净化后可用于发电或提纯生物天然气,沼渣可加工为有机肥,沼液经处理后可作为液态肥还田,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
我司为项目提供TNV半干式厌氧发酵系统的核心设备与服务,包括专用搅拌系统、沼气检测及脱硫装置的供货、安装指导和调试支持。该项目于2025年3月正式投产,目前系统运行稳定,处理效果显著。项目建成后,不仅有效解决了安岳县餐厨垃圾和柠檬加工废弃物的处置难题,还能生产清洁能源和有机肥料,带来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对推动当地循环农业和绿色产业发展具有示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