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凯赛生物在山西太原布局的两大项目——240万吨/年玉米深加工及500万吨/年生物发酵液项目(玉米存储、玉米深加工、生物发酵液工程)、年产50万吨生物基戊二胺和90万吨生物基聚酰胺项目(生物法戊二胺提取工程)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在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官网进行公示。
据项目成立初期公告显示,上述两个项目投资总额分别为80亿元、138.38亿元,合计高达218.38亿元。
早在2020年,山西决定牵手科创板合成生物学“第一股”凯赛生物,共同打造全球领跑的千亿级合成生物新材料产业集群。如今,时间过去约4年,这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怎么样了?
山西和这家合成生物巨头的渊源可以追溯到2015年。
凯赛生物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以合成生物学等学科为基础,利用生物制造技术,从事生物基新材料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总部和研发中心位于上海,并在金乡、乌苏、太原等地设有生产基地。
该公司聚焦聚酰胺产业链,产品广泛应用于纺织、汽车、电子电器、新能源等领域。
2011年,凯赛生物曾计划赴美上市,但最终未果。
2015年,凯赛生物获得我省国资“青睐”,潞安集团通过旗下瑞泰投资斥资8.3亿元对凯赛生物进行增资,并获得凯赛生物逾20%股权,跻身第二大股东。
2019年8月,潞安集团将所持凯赛生物10.66%股权转让给山西省财政厅旗下的山西科创城投,两者交易对价为19.88亿。潞安集团、山西科创城投分别为凯赛生物第二、三大股东。
2019年9月,凯赛开始接受中信证券的上市辅导;12月,提交科创板上市申请;次年8月,凯赛生物顺利挂牌科创板,成为国内合成生物第一股,潞安集团、山西科创城投共享了这场“财富盛宴”,所持股权价值大涨。
02
上市之后,凯赛生物与山西的合作更加深入。
2020年10月,凯赛生物与山西综改示范区管委会签署合作协议,合力打造“山西合成生物产业生态园”,计划总投资规模为800亿元,其中一期投资计划投资450亿元,二期计划投资 350 亿元。该项目被认为是“合成生物学史上最大的项目”,将极大推动山西合成生物新材料的产业化布局,引领带动山西合成生物全产业链建设。
据了解,产业园一期核心项目包括240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年产50万吨生物基戊二胺项目、年产90万吨生物基聚酰胺项目和年产8万吨生物基长链二元酸项目(含4万吨生物法癸二酸项目),达产后产值将达千亿元以上。
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合成生物投资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志介绍,园区产业链发展依托凯赛生物全球技术领先优势和市场先发优势,重点打造以生物基戊二胺、生物法长链二元酸单体材料为核心的产品,建设领先全球的千亿级生物基新材料产业集群。
据凯赛生物介绍,太原4万吨癸二酸生产线已于2022年9月顺利投产,同时其市场开拓取得一定成效。
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官网近日公示进度的两个项目均属于一期重点项目,截至2023年末,两个项目工程累计投入进度如下:
其中,“年产50万吨生物基戊二胺及90万吨生物基聚酰胺项目”原本计划于2024年12月31日建成,但今年3月份,凯赛生物发布公告称,项目建成时间计划延期至2025年12月31日,并计划于2024年底先行建成部分产能,其中,年产5000吨高温尼龙示范线已于2023年年底建成,将为下游复合材料的开发提供树脂。
对于延期原因,凯赛生物表示,由于当前项目所在园区配套基础设施需要陆续建成投入运行,同时考虑聚酰胺客户需求释放有一定过程,经与当地政府协商沟通,分批投产具有更高的经营效益。因此,公司决定将项目进行延期。
凯赛生物2023年报显示,凯赛生物在山西的三个项目公司中已经有2家实现盈利。
此外,凯赛生物在太原的核心项目还带动了合成生物材料的上下游企业在园区落户。
山西综改示范区以建设合成生物产业生态园为抓手,引进产业链上的各类企业,力争形成“上游:合成生物新材料,中游:民用丝、短纤、工业丝、特种尼龙,下游:织布、染整,服饰、成衣,服装配件、服装辅料,改性工程塑料,玉米发酵副产物”的全产业链条。